当前位置: 主页 > 建筑旅行 > 寻师问筑 >

美国高校的建筑交响曲 ——美国常青藤体验营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17-08-11 13:58

时间:2015年7月
项目:美国常青藤体验营
文字:包包、张萌
图片:刘临安、唐煜

 
20世纪初的20年代,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梁思成、庄俊、杨廷宝、童寯等在民族危难之时,抱着迫切求知以兴国的愿望远渡重洋到美国建筑院校留学,宾夕法尼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都留下了他们的孜孜不倦的身影。回国后,他们或在中国创办建筑院校,或在院校内担任重要教职,将其所接受的美国教育体系移植到中国,建立起中国早期的建筑教育。
在那个年代,到达大洋彼岸的唯一方式就是乘坐要近一个月的时间的邮轮,求学之行的艰辛可想而知。而如今科技发展,飞到美国只需要12个小时,接触外面的世界变得非常容易。越来越多的建筑学学生选择到美国去开拓眼界、汲取知识。而去亲身感受一下美国建筑院校的氛围、了解各个学校的专长与特色,对做出是否要出国、去怎样的学校更适合自己的决定十分有帮助,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今年8月上旬,十余名在国内建筑系就读的学生在“世界之旅”的帮助下参观访问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数所美国顶尖的建筑高校。对美国高校的建筑系有了非常直观的感受,并带来了关于美国高校建筑系是什么样子、建筑学学生做着什么事情、一个美国建筑学生如何变为职业建筑师的第一手资料。
 
 美国高校的建筑交响曲 ——美国常青藤体验营
图1.古根海姆博物馆前指导老师与学员
 
领队老师刘临安教授作为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一直在国内建筑教育的第一线,他对中国和美国建筑教育的方式和理念的差异有着更高角度的认识。
 
一、常青藤院校实际交流情况
 
Q=世界之旅
A=刘临安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Q1:本次赴美与多所常青藤院校进行建筑教育交流活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A1:本次我们走访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耶鲁大学以及哥伦比亚大学四所美国常青藤院校。建筑交流活动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与当地建筑院校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谈,以最直观的方式去了解院校的情况。另一种是实地参观他们建筑系馆,我们这次恰巧赶上了耶鲁大学及其他几所建筑院校的联合组办的学生建筑设计作品展,可以近距离观察国外学生的建筑设计作品。此次建筑教育交流活动中在波士顿建筑学院设有一场《美国大学校园规划》学术报告,由麻省理工大学保罗-卢卡兹院士主讲,报告内容主要侧重阐述美国校园规划三种不同类型,列举了不少实际案例,也讲到了对于中国大学校园规划的影响,加深了学生们对于校园规划课题的理解。
 
 美国高校的建筑交响曲 ——美国常青藤体验营
图2.波士顿建筑学院(PHOTO BY 刘临安)
 
Q2:美国建筑教育环境与中国建筑教育环境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A2:美国建筑教育与中国建筑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学生动手能力及空间意识的培养。在众多中国建筑院校中,多以图面形式表达建筑设计理念及建筑构造。而美国建筑院校对于学生图面上的要求远没有中国建筑院校那么多。但是他们的学生作品中是一定会有建筑模型,不论城市规划、城市设计还是建筑学专业都是如此。这几所美国顶尖的建筑院校对于学生设计作业完整性的要求更高,甚至一些模型中还有声电光的呈现。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完成模型,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建构营造的步骤是什么,如何运用材料形成空间,将二维设计与三维空间紧密的融合在一起,从而提升对于建筑空间的感知能力。
 
Q3:美国建筑教育中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什么?
A3:借鉴的地方有很多,比如教学课程的组织、教师教学的方法、以及学生设计作业课题的选择上等。因为此次走访的几所院校大都处于放假中,很可惜无法观察到实际教学课堂的情况。单纯从学生完成的设计作品方面来讲,他们的设计课题不仅限于美国本土,选题更加国际化,他们往往关注的是世界性问题,如贫穷、能源、社区生活、环境改善等。
 
 美国高校的建筑交响曲 ——美国常青藤体验营
图3.波士顿建筑学院(PHOTO BY 刘临安)
 
Q4: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这些美国顶级建筑院校内不乏弗兰克·盖里、斯蒂文·霍尔、路易斯·康等建筑名师的代表作品,您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哪一个,请简述原因。
A4:几所大学中要数麻省理工大学里建筑名师的作品最多,包括小沙利文、桢文彦、弗兰克·盖里等。这里汇聚了各个时代的建筑师们风格迥异的建筑作品,使校园本身变为了一个真实的建筑展览馆。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建筑学教育的体现。
 
 美国高校的建筑交响曲 ——美国常青藤体验营
图4.MIT计算机科学实验语言及哲学楼
( PHOTO BY 唐煜)
 
Q5:您曾有在意大利罗马大学建筑进修的经历,以您对于海外建筑院系的了解,学生们除了在学校接受系统的建筑教育之外,还有哪些形式利于他们的成长?
A5:建筑学的学习方式有其特殊性,但也不乏共性。例如理工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通过在实验室中的反复试验,从实验结果中验证最初的设想。在建筑学有一个类似的环节,只不过把实验室从室内空间搬到了现实社会中。学生如果仅从课本中索取,是远远不够的,所了解到的建筑是片面、是不真实的。学生需要通过走进一个个真实的建筑作品在真实的空间中去感受去思考。因此,希望学生们多走出去看看,开阔自己的眼界。
 
Q6:海外游学对于建筑系学生的意义是什么?
A6:其实很多知名建筑师早年都不是建筑科班出身的,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位就是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他在从事建筑设计以前曾先后两次游历欧洲。安藤忠雄在游历之中不断思考什么建筑,从建筑中阅读和理解建筑,从而激发自身的建筑潜能。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中,他最终成为了一代大师。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海外游学是很有必要的。过去的时代不够开放,了解建筑的途径和方式局限性较大。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各方面的条件逐渐优化起来,大家拥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挖掘自己的潜能。
 
Q7:对于有海外留学计划的学生的建议是什么?
A7:早年间想要了解留学信息的是比较困难,信息相对来说比较封闭。为数不多的途径之一就是到国内各大使馆了解国外院校的情况。如今随着通讯网络的发展,以及众多国家对华政策的开放,人们可以通过网际网路、人际交往、实地察看三方面综合了解海外建筑教育的情况。而海外游学可以作为学生们进一步深造的跳板。有目的性的去选择进一步深造的院校,结果也会更为理想。


*此内容整理自对刘临安教授的采访,在此表示感谢。

 美国高校的建筑交响曲 ——美国常青藤体验营
图5.耶鲁大学(PHOTO BY 唐煜)
 
二、中美建筑教育的差异
系馆空间
国内的本科生们还是更多的在“专教”中学习,研究生们则在导师的工作室里做课题或项目,尽管国内的建筑系馆的设计也呈现出提供更多公共开放交流空间的趋势,但系馆空间的模式还被传统教学的模式牵制,而美国的建筑系从系馆的空间布局来看,更能提供一种开放自由的学术气氛。
 
开放性
国内的建筑系教学整体趋势上还是以贴合实践的设计方法为主流。而美国的建筑教育已经从单方面从数字技术影响设计蔓延到各个科学领域,试图借助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来激发建筑设计的发展。由此而设置相应的跨学科综合研究的课程,有些硕士的课程也向其他学科的学生开放。
 
工作坊
国内的课程设计,大部分会遵循年级水平而相对固定,而研究生阶段大部分都是独立完成课题论文。而美国的工作坊式学习模式使得学术、实验和实践能够被更好的结合,学生之间大量的交流和合作都有利于日后的职业道路。而且工作坊的课题通常是全球化视角的,解决的问题是正在世界上某个角落发生着的冲突与矛盾,所以研究对象是具体而有社会意义的,也因为问题的时效性而不断的变化。
 
三、学生体验及心得
 
  美国高校的建筑交响曲 ——美国常青藤体验营
图6.芝加哥(PHOTO BY 刘临安)
 
波士顿其实陆地面积并不大,却居然拥有60多所高等学府,其中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这样世界顶尖的学校均落座于此。因此,波士顿整体的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是十分强烈的。通过这次在美国建筑院校内交流活动,感受到了与国内院校的三点区别:
 
第一,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几所常青藤院校内几乎都可以找到属于它们自己的博物馆,博物馆内的展品多为毕业生以回馈母校的形式捐赠的,其中不乏毕加索、莫纳的真迹作品,着实令人羡慕。相比之下国内院校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
 
第二,拥有更多的交流空间与平台。校园内随处可见在草坪之上席地而坐的师生自由畅谈的场景,相互之间的身份界限是模糊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平等的去交流沟通。同时,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也是模糊的,以讨论式的学习方式实现沟通,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流。
 
第三,社区型的大学体验。耶鲁大学为例,在其校园的设计规划中将学习、生活、娱乐融为一体,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一种社区型的大学体验,真正做到了大学“无边界”的概念,学习与生活的城区长一起,而不单纯“占地为校,圈地为王”,大学生活学习是真正融入到生活之中。不是象牙塔似的状态,是种不同“乌托邦式”的学习状态。


*此内容整理自对唐煜(北京交通大学)及沙爽( 中央美术学院)的采访,在此表示感谢。
 
 美国高校的建筑交响曲 ——美国常青藤体验营
图7:哈佛大学 (PHOTO BY唐煜)
 
 美国高校的建筑交响曲 ——美国常青藤体验营
图8.麻省理工大学 (PHOTO BY 唐煜)

 美国高校的建筑交响曲 ——美国常青藤体验营
图9.耶鲁大学 (PHOTO BY 唐煜)
 
 美国高校的建筑交响曲 ——美国常青藤体验营
图10.哥伦比亚大学 (PHOTO BY 唐煜)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